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秋收硕果——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获省级考核验收“优评”

【信息时间:2022-09-2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金秋九月,恰是秋收时节。近日,滨湖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获得优秀等次


    9月15日上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江苏省考核验收评估专家组五名专家莅临中心开展现场考核验收指导工作。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管理处处长吴琪、副处长颜开,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明以及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质量与标准化部有关同志参加考核验收会。
    考核验收组通过现场参观、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台账、质询相关问题等形式,根据《江苏省社会事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验收评分表》,对组织保障、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实施改进、试点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形成考核评估结论。
    考核验收组认为滨湖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的依法开展和良性运作,使得全区公共资源高效配置和“应进必进”成效明显。试点单位有效地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目标,达到了江苏省社会事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相关要求,一致同意通过考核评估,考核评估等次为优秀。
   同时,考核验收组对中心试点项目后续推进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要进一步完善区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流程、全要素标准体系。二要进一步重视线上平台建设和相关规范建立。三要强化与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同,形成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四要进一步强化线上管理,提升交易管理和服务监督水平。
    针对考核验收组一行领导和专家对中心标准化试点提出的宝贵指导建议,中心主要负责人张弓表态:
一是在制标上,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和以点扩面,确保中心标准体系形成闭环管理。二是在贯标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提炼,做好服务内涵与监督外延的有机结合,形成“标准—实践—标准”的良性运作。三是在整体工作上,进一步加强横向协调,切实发挥中心服务标准化试点在区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上的示范推动作用。
    2020年6月,中心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项目获批立项开展试点,在同批次开展试点的全省44家试点单位中,滨湖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类别中唯一获得立项的单位。试点以来,按照“标准引领、构建体系、综合施策、管理规范”的工作思路,发布了覆盖主要公共资源交易进场服务的三大体系76项服务标准,切实做到“人有工作标准,事有质量标准,物有管理标准”,持续为市场主体稳定地提供标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打造了以“阳光交易、助力发展”为统领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品牌,取得了以下创建成效:
1.平台整合共享,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
一是促整合。继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农村产权交易主干业务之后,中心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区有安置房转性上市交易、政府特许经营权等项目也均实现常态化“应进必进”。

二是稳增长。2022年1-8月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102个,成交金额56.33亿元,节约资金率7%,同比增长94.42%。其中国有产权租赁项目2021年全年138个,今年1-8月份 511个,超去年全年270%。
2.提升服务质效,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服务升级。以市场主体需求为突破点,陆续优化保证金管理系统、建立微信公众号、深入实施电子保函、进场项目提速增效工程等多项创新举措,不断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信息透明。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中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实现开评标信息场地、手机、网络三同步显示。

三是进场提速。对进场申请实行来件即办,最慢次日内上公告并安排进场交易,全面提速 66% 以上。

3.创新工作理念,更多市场主体受益。

一是由“面对面”到“不见面”。“不见面交易”已基本实现建设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进场项目类别全覆盖、环节全贯通,始终保持在应用率90%以上。

二是由“一身负”到“一身轻”。积极推广投标保函应用手段,极大减轻了投标单位的资金负担。据统计,2022年1-8月建设工程项目,投标单位选择使用保函的项目有61个,占比55%,为市场主体节约资金流约1.3亿。

4.推进标准化治理,交易管理在轨运行。

主动将“统一、精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工作原理引入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领域,探索制定出一套十分适合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部门改革发展要求的工作路径,并推动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图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下阶段,滨湖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始终坚持标准化引领,踔厉奋发、担责尽责、敢为善为,推动各项标准在持续验证完善中贯彻落实,积极宣传推广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的“滨湖经验”,奋力书写中心服务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答卷!